邦修go_家庭维修易修快修!
公众号
栏目背景图

促进国际互联互通 “智慧口岸”建设提速

2024-09-23

浏览数:

9月11日,内蒙古二连浩特公路口岸即将出境的蒙古国货车。 新华社发

新华社电 口岸是对外开放的门户。海关总署、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等九部门日前联合公布《关于智慧口岸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要加快口岸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推进智慧口岸建设,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发展。

意见指出,智慧口岸要依托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一体化数字底座,运用先进设施设备和新一代数字技术,建设以口岸设施设备智能化、运行管理数字化、协同监管精准化、综合服务泛在化、区域合作机制化为主要特征的国际一流现代化口岸。

根据意见,智慧口岸建设有三个“时间段”:

——到2025年,普通口岸设施设备和信息化短板基本补齐,口岸通行状况明显改善;重要口岸设施设备和监管运营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枢纽口岸基本建成智慧口岸并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到2030年,初步建立口岸各参与主体智慧互联、协同联动、高效运行的良好生态,部分口岸智慧化程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到2035年,基本建成现代化口岸,引领全球智慧口岸发展。

围绕口岸设施设备智能化建设、口岸运行管理数字化建设以及智慧口岸数字底座建设等六个方面,意见分别从口岸生产运营和查验设施设备智能化、口岸绩效评估数智化、提升企业办事便利度、构建多元化物流服务网络、促进国际互联互通合作、升级改造“单一窗口”平台等多个环节对智慧口岸建设作出部署。  

《关于智慧口岸建设的指导意见》(节选)

口岸设施设备智能化建设  

(一)口岸生产运营设施设备智能化。鼓励口岸经营主体开展老旧设施设备升级改造,推广智能装卸、理货、堆存、换装等口岸智能化作业模式。鼓励有条件的港口建设自动化无人码头,实现设施设备运行状态实时监测,集装箱自动化转运和堆垛,运输工具行驶路径智能规划调度,口岸作业全过程智能化管理。推进与毗邻国家同步升级边境口岸基础设施设备,协同提升双边口岸通行能力。

(二)口岸查验设施设备智能化。大力推进非接触式和非侵入式执法设备、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设备等智能化设施设备联网应用,推动卡口设备、视频及相关智能设施设备升级共享,提升口岸查验效率,促进口岸资源高效利用。加大国门安全新技术创新应用,鼓励研发应用便携快筛快检设备,实现检得准、检得快、管得住,构筑国门安全智能防线。  

口岸运行管理数字化建设  

(三)口岸运行管理可视化。采用数字技术提升口岸运行动态感知能力。汇集基础设施、物流运行、通关监管等信息,形成口岸全要素数据资源“一个库”。实时监测口岸运行关键指标,可视化展示口岸日常运行情况,分析处置口岸异动事件,实现口岸全景式运行管理“一张图”。

(四)口岸联防联控智能化。协同建立融合基础数据、风险特征、知识图谱、算法模型、信息应用于一体的口岸联防联控综合调度平台。建立健全口岸联防联控工作机制,联合开展口岸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分析研判、指挥调度、应急处置等工作,实现全链路、全周期、闭环式口岸防控管理“一键达”。

(五)口岸绩效评估数智化。围绕口岸硬件设施、通行能力、投入产出、运行安全、通关便利、智慧智能、管理服务、社会效益等方面,建立口岸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实现口岸全方位绩效评估“一把尺”。将评估结果应用于口岸分级分类动态管理,促进口岸合理布局和资源高效利用。开展口岸整体通行效率分析,解决口岸堵点痛点问题。  

口岸协同监管精准化建设  

(六)口岸智能通关。推进智慧口岸与智慧海关、智慧边检、智慧海事建设等深度融合,在口岸通关领域广泛运用智能手段,实现最小干预、快捷通关、精准监管。运用智能感知识别、分析预警、检疫查验等技术,实现顺势监管,探索推进无感通关。推广出入境交通运输工具及驾乘人员一站式通关验放,探索实施旅客出入境边检通关新模式。加强“e航海”科技应用,试点建设新一代船舶交通管理系统,推进海事监管与航海保障融合发展。

(七)口岸协同作业。高效衔接口岸通关和物流作业,加强双向信息交互,提升物流运行效率。加强港航、场所、查验单位等相互间信息联通,大力推进直装直提、放行装卸及设备交接无纸化操作等,扩大出口拼箱货物“先查验后装运”。推进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开展公路口岸跨境物流信息交换,推动铁路运单和通关申报数据复用,促进标准融合、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八)口岸联合监管。整合优化口岸监管资源,建立跨部门纵横联动、共管共治、高效协同的监管机制。推进危险品货物、野生动植物生物、运输工具备案和动态、出入境人员预报、检验检测报告等信息联网共用和监管互认。加大智能审图、视频识别等智能应用,实现信息集约共用、智能研判处置。实施船舶、航空器、火车和机动车辆等出入境运输工具联合检查,推广跨境车辆智慧验放一体化。  

口岸综合服务泛在化建设  

(九)提升企业办事便利度。强化“单一窗口”标准版与地方特色应用集成,深化“通关+物流”“贸易+金融”建设,覆盖跨境贸易全链条业务。提供智慧税则信息查询、单证智能生成、智能辅助归类、智能校验匹配、智能合规检查等服务。建设跨境贸易知识库,为企业提供政策措施精准投放、办事流程指引、智能检索问答等服务。建设在线企业工作台,支持企业系统直联,提高系统互操作性,满足企业个性化多样化需求。推动企业常办事项向移动端延伸,实现更多服务事项掌上办、随时办。 返回,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