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惕!深圳新增33例!广东多地均已出现,官方提醒:出游要当心
2024-10-03
浏览数:
紧急提醒!深圳 新增33例登革热病例
本地病例32例
境外输入病例1例
20个社区存在传播风险假期出行请注意!
- 全市报告新增33例登革热病例
深圳市疾控中心监测显示,2024年9月16日至9月22日, 全市报告新增33例登革热病例,较上一周(38例)下降5例,环比减少13.2%。无重症病例、死亡病例报告。
其中, 本地病例32例(含8例本省外市输入病例),分布在宝安区9例,龙岗区、罗湖区各6例,福田区5例,南山区4例,光明区、龙华区各1例。 境外输入病例1例,分布在南山区。
- 20个社区有登革热传播风险
截至9月27日上午12时,深圳市以下20个区域正在开展登革热本地病例疫情处置, 存在登革热传播风险。
福田区
沙头街道:金城社区、下沙社区
罗湖区
南湖街道:渔邨社区、和平社区、嘉南社区
东湖街道:大望社区
黄贝街道:碧波社区
南山区
桃源街道:福光社区
宝安区
新桥街道:万丰社区
新安街道:上川社区
龙岗区
横岗街道:华侨新村社区
园山街道:保安社区
吉华街道:光华社区
龙华区
民治街道:龙塘社区、白石龙社区、新牛社区
大浪街道:龙平社区、陶元社区
光明区
公明街道:上村社区
马田街道:马山头社区
不仅深圳出现登革热
据广东疾控消息
广东省已进入登革热流行季
疫情传播风险逐步增高
据广东省疾控中心公布的数据,9月16日至22日, 全省新增报告764例登革热病例,其中病例数排名靠前的城市有佛山、广州、中山等。
广东多地疾控发布提醒
部分区域存在登革热传播风险
国庆假期出游请做好防范措施
登革热
为什么每次都让人如临大敌?
到底有什么可怕的?
快来一起了解一下吧!
关于登革热
这些你需要了解
那到底什么是登革热?
我们先来了解下
登革热是 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不会人传人。而传播登革热的主要“凶手”,就是伊蚊。
在中国,传播登革热的,主要有两种——“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
△埃及伊蚊
△白纹伊蚊
国庆假期
做好哪些措施可以让出游更安心?
广东疾控紧急提醒:
出游“三注意”这些症状别忽视
登革热会出现人传人吗?
登革热主要通过“病人→伊蚊→其他人”的途径传播。
只有蚊子吸了感染者的血后,在体内复制病毒,下次叮咬人时,才把病毒传染出去。
登革病毒一般是不会“人传人”。
怎么判断是不是得了登革热
① 全身疼痛,有“断骨痛”之称
感染登革热后会出现全身剧烈疼痛,因此又被称为“断骨热”。典型症状如下:
- 高热:突发高烧(39℃以上)。
- 三痛:头痛、眼眶痛、全身肌肉和骨关节痛。
- 三红:面红、颈红和胸部潮红。
- 皮疹: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等。
②登革热症状不同,要区分
登革热最初症状和感冒、流感相似,可以从以下方面加以区分:
- 登革热:一般不会出现咳嗽、打喷嚏、流鼻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 感冒与流感: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比较明显,皮疹和全身疼痛不明显。
登革热引起的发烧一般是
“高烧”(可达39℃以上)
会伴有头痛、全身肌肉
骨骼、关节疼痛、明显乏力等症状
身上可见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
假期出门,这些要当心
打算趁着国庆假期出去旅游的朋友们,尤其要注意,一定要做好以下防护措施。
✅ 出门前“三准备”
- 了解当地登革热疫情。
- 准备宽松、浅色的长袖衣裤。
- 准备含避蚊胺、避蚊酯成分的驱蚊剂。
✅ 旅程中“三注意”
① 注意防蚊叮咬
- 身体裸露部位涂驱蚊剂,并及时按说明补涂。
- 伊蚊在上午7-9点、傍晚4-6点活动最活跃,蚊虫出没频繁时避免在树阴、草丛、凉亭等地逗留。
- 尽量待在有纱窗纱门的环境中,并使用蚊帐蚊香。
②注意防蚊孳生
- 及时清除居住地室内外积水,避免孳生蚊虫。
③ 注意及时就医
- 目前登革热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及早就诊治疗有助于早日康复。
- 出国旅游入境时需留意,若出现发热立即向海关申报。
- 回家后2周内,若出现发热需尽快就医并告知旅游史,避免延误病情导致重症。
- 留意清除居家积水和蚊虫,保护家人健康。
- 为了减少疾病的传播,请配合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疾控部门工作人员调查与防蚊灭蚊措施。
目前登革热没有特效药
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所以防登革热最有效的方法
|
别被蚊子咬到!
上一条:
属非法产品!严禁生产、销售下一条:
巨型爱心惊现深圳!限时打卡有礼!相关知识推荐
热门知识
最新问答